
“師傅,溝槽再挖寬5厘米,今天就能熔完?!薄F(xiàn)場最常聽到的這句話,背后藏著CPVC電力管被強制返工的真正元兇:作業(yè)空間預留不足。溝槽一旦過窄,熱熔焊機擺不開、管身彎曲半徑被“卡脖子”,后期電纜抽拉、故障檢修更是寸步難行。想把隱患消滅在挖土階段,先把下面四條“硬尺度”刻進施工日志。
一、最小溝槽寬度:管外徑×2.5
以DN175管為例,外徑200 mm,溝槽底凈寬≥500 mm。數(shù)值不是拍腦袋,而是“管身+熱熔模頭+焊機鉗臂”三者疊加后的極限占地,再留50 mm安全裕量。低于此值,焊機無法垂直下壓,接口易出現(xiàn)“假熔”。
二、側壁距:≥300 mm
溝槽兩側距管外壁各留300 mm,保證工人半蹲操作,手臂可360°轉動;同時給電纜牽引滾輪、轉彎滑輪預留錨固點。城市人行道下方常遇混凝土側石,可采用“外擴槽壁+磚砌保護”方式,嚴禁削薄管側覆土換取寬度。
三、覆土深度:人行道≥700 mm,車行道≥1000 mm
覆土過淺,車輛荷載直接傳至管體,橫向變形擠壓作業(yè)空間,后期維護需二次開挖。深度達標后,溝槽寬度可不再額外加放,節(jié)省土方。
四、轉彎段加寬:彎曲半徑×1.2
cpvc電力管常溫最小彎曲半徑為20倍外徑。DN175管轉彎半徑4 m,溝槽寬度需再放大1.2倍,即底寬由500 mm擴至600 mm,防止管身回彈貼壁。若遇連續(xù)S彎,兩段轉彎區(qū)間隔≥10 m,中間留直線過渡段,避免“麻花”應力集中。
現(xiàn)場落地三步法
1. 放線:用噴漆在地面標出“管中心線+兩側300 mm邊線”,挖機手一眼看懂,減少超挖。
2. 驗槽:鋪10 cm中砂墊層后,用鋼筋頭插入檢測“底寬—500 mm”是否貫通,不合格立即返修。
3. ??臻g:熱熔期間槽口兩側插彩條旗,禁止堆土、堆磚,把“操作面”劃成臨時禁區(qū),監(jiān)理簽字后方可回填。
記住,溝槽寬度不是“多挖浪費”,而是給CPVC電力管買一份“終身保險”。按上面尺度一次成型,驗收時不用塞紅包,更不用半夜返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