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入夏以來,南方多城遭遇極端降雨,城市內澇再次成為民生痛點。而在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明確“推進海綿城市建設”的背景下,構建高效的雨水收集管網,成為破解城市“看?!彪y題的關鍵一環(huán)。此時,公元PE盤管憑借其適配海綿城市需求的性能優(yōu)勢,正成為雨水收集管網搭建的“得力助手”。
海綿城市的核心是“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”,雨水收集管網作為“蓄”與“排”的連接載體,需要兼顧耐腐性、密封性和施工效率。傳統(tǒng)混凝土管材或鑄鐵管常因長期接觸雨水、泥沙導致腐蝕滲漏,且需分段運輸、大量接頭,不僅施工周期長,還易成為雨水收集系統(tǒng)的“短板”。而公元PE盤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(HDPE)原料,從根源上解決了這些問題——材質本身耐酸堿、抗沖擊,即便埋在地下幾十年,也不會因土壤腐蝕或外力擠壓出現開裂;光滑的內壁能減少水流阻力,提升雨水傳輸效率,甚至可降低管網堵塞風險。
施工便捷性是公元PE盤管的另一大優(yōu)勢。不同于傳統(tǒng)管材的“段狀”運輸,PE盤管可盤卷成圓柱形整體運輸,不僅節(jié)省運輸空間,還能大幅減少現場土方開挖量。在某新建小區(qū)的海綿城市改造中,施工團隊僅用3天就完成了1.2公里的雨水收集管網鋪設——通過“拖拉法”將盤管直接拉入預先挖好的溝槽,無需逐段拼接,接頭數量比傳統(tǒng)管材減少80%,有效降低了滲漏隱患。小區(qū)物業(yè)負責人表示:“以前鋪混凝土管得折騰半個月,現在用公元PE盤管,又快又穩(wěn),雨季試運營時雨水收集率比預期高了25%?!?/p>
除了材質和施工優(yōu)勢,公元PE盤管的“適配性”也貼合海綿城市的多樣化需求。無論是道路綠化帶下的“淺埋式”管網、公園湖泊旁的“生態(tài)型”收集系統(tǒng),還是商業(yè)綜合體的“屋頂雨水回收”管網,都能找到對應的規(guī)格——從DN200到DN800的管徑覆蓋,滿足不同場景的雨水流量要求。更重要的是,公元管道始終將品質放在首位:每批PE盤管都遵循GB/T 13663-2018國家標準生產,出廠前經過壓力測試、拉伸試驗等10余項檢測,確保產品性能穩(wěn)定;針對復雜地形的項目,還會提供技術團隊上門指導,從管網設計到施工調試全程跟進,讓客戶“用得放心”。
隨著海綿城市建設從“試點”轉向“全面推進”,雨水收集管網的需求正以每年20%的速度增長。公元PE盤管憑借“耐腐、高效、便捷”的核心優(yōu)勢,不僅幫助城市解決了內澇痛點,更推動雨水資源從“排走”轉向“利用”——比如某城市公園用PE盤管搭建的雨水收集系統(tǒng),每年可回收雨水約5000立方米,用于灌溉綠化和補充景觀水,既節(jié)約了自來水用量,又減輕了市政排水壓力。
從“逢雨必澇”到“海綿吸水”,城市的生態(tài)轉型需要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精準發(fā)力。作為塑料管道行業(yè)的品牌,公元管道始終聚焦海綿城市建設需求,通過優(yōu)化PE盤管的性能、簡化施工流程,為雨水收集管網搭建提供“可靠選項”。未來,隨著更多城市加入海綿城市建設行列,公元PE盤管也將繼續(xù)發(fā)揮優(yōu)勢,為構建“會呼吸的城市”注入更多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