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每年六到八月,南方暴雨頻繁,地下水位一夜上漲半米,MPP電力管若按常規(guī)流程鋪設,極易出現(xiàn)管體浮起、沙土回淤、電纜受潮短路等事故。我們把五年雨季搶工經(jīng)驗濃縮成“四步十二節(jié)點”專項規(guī)范,只要按節(jié)點打卡,就能在暴雨窗口期完成零積水、零返工的一次性敷設。
第一步:進場材料“雙干燥”
1. 管材到貨先驗“干燥證明”,管帽完好、內壁無水珠方可簽收;若管內壁出現(xiàn)冷凝水,立即用工業(yè)鼓風機45℃熱風循環(huán)30分鐘,溫度降到室溫再入庫。
2. 存放場地做0.3%坡度硬化,下設20cm碎石盲溝,上蓋雙層防雨布,周邊挖30×30cm臨時排水溝,24小時抽排,杜絕“材料泡水”這一最大隱患。
第二步:溝槽“預排水”先于放線
1. 放線前用挖掘機沿路由中心先挖一條30cm寬、50cm深的“導水溝”,每20米設集水井,3寸泥漿泵持續(xù)抽水,保證作業(yè)面水位低于槽底15cm。
2. 若遇淤泥層,拋填20cm厚碎石墊層后鋪土工布,再正常開挖,既防槽壁坍塌,又切斷毛細水上升通道。
第三步:鋪設“三保險”防潮
1. 管口密封:每根管材切割后,用PE熱縮帽+自融性防水膠帶雙層封口,膠帶纏繞三層,搭接寬度≥膠帶寬1/2,熱縮帽加熱至溢膠為止,確保“滴水不進”。
2. 接口防滲:MPP熱熔對接前,用無水酒精擦拭銑削面,雨天加設移動防雨棚,熔接完成后立即用保溫棉包裹冷卻,防止驟冷產生微裂紋。
3. 電纜穿管后,在管端用發(fā)泡膠+堵頭雙重封堵,發(fā)泡膠填充深度≥10cm,堵頭外側刷聚氨酯防水涂料,阻斷潮氣順纜芯滲入。
第四步:回填“分層排水”
1. 管頂20cm內用中粗砂人工回填,每回填10cm就用平板振動器走兩遍,密實度≥90%,形成第一道“毛細水隔斷層”。
2. 砂層以上再鋪10cm厚級配碎石,內設Φ50mm打孔波紋管,坡度≥2‰,將滲透水引至檢查井,實現(xiàn)“滲得進、排得出”。
3. 最上層用原土分層夯實,每層厚度≤30cm,壓實度≥85%,表面做5%坡度散水,避免雨水在回填區(qū)滯留。
暴雨突襲應急口訣:“一抽二蓋三檢查”。抽——集水井水位超20cm立即啟動水泵;蓋——未回填段用防雨布整體覆蓋,沙袋壓邊;檢查——雨后復測槽底高程,若出現(xiàn)10cm以上積水,重新抽排并晾曬24小時再進入下一工序。
按此規(guī)范執(zhí)行,去年廈門某110kV遷改工程在持續(xù)降雨17天的條件下,仍實現(xiàn)一次驗收通過,絕緣電阻測試值≥1000MΩ,遠高于國標500MΩ要求。雨季不再可怕,可怕的是用晴天思維做雨天工程;把防潮與排水做成“強制動作”,mpp電力管才能在地下30年穩(wěn)如磐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