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地上最怕什么?水管打壓時“噗”一聲,接頭處噴出一道水箭——十有八九是熱熔沒焊實(shí)。想把PPR、PE、PB這些塑料管件一次焊成“死扣”,得先弄懂不同配件的脾氣,再讓熱熔器、管材、管件三者同頻共振。下面把十年老師傅壓箱底的實(shí)操筆記拆開講,照著做,新手也能焊出“魚鱗紋”。
一、熱熔前:三查三備
1. 查管材:看噴碼,同一牌號、同一SDR級別才能互熔;色差明顯、內(nèi)壁有雜質(zhì)的直接退貨。
2. 查切口:端面必須垂直,用割刀旋轉(zhuǎn)兩圈半,再用倒角器刮出15°坡口,去毛刺,否則熔接時形成“臺階”,水流沖刷易泄漏。
3. 查環(huán)境:5℃以下禁止施工,低溫讓分子鏈“僵硬”,焊口易脆;必須施工時,把管材放到50℃溫水里“預(yù)熱”10分鐘。
二、熱熔三要素:溫度、深度、時間
1. 溫度:PPR 260±5℃,PE 210±5℃,PB 240±5℃。熱熔器溫控?zé)簟坝杉t跳綠”只是預(yù)熱完成,再等3分鐘讓模頭儲熱飽和,才能放管件。
2. 深度:用馬克筆在管端畫“熔接標(biāo)線”。20mm管承插深度16mm,25mm管19mm,32mm管22mm……記住“管徑×0.8”速算不會錯。承插過淺形成虛焊,過深造成縮徑,流量打折。
3. 時間:管件上模后“數(shù)秒表”——20管4秒、25管5秒、32管6秒。拿出來立即直線插入,禁止旋轉(zhuǎn);插到標(biāo)線后扶穩(wěn)4秒,再自然冷卻2分鐘,期間千萬別晃動。
三、不同配件的“個性”
1. 直通:最容易,但最容易被忽視。模頭要插到底,讓管端與管件肩并肩,否則內(nèi)翻邊堵一半,水流量悄悄“瘦身”。
2. 90°彎頭:焊完別急著擺角度。熔態(tài)塑料像“嫩豆腐”,一扭就裂;正確做法是:冷卻前用水平尺一次校正,后期想調(diào)都調(diào)不了。
3. 三通:主管先焊,支管后焊。焊支管時把主管兩端堵住,防止熱量傳導(dǎo)讓主管焊口“回溫”松動。
4. 內(nèi)絲/外絲銅嵌件:先拆下活帽,用生料帶把螺紋端朝上,避免銅件吸熱過快。熱熔時間縮短20%,插到標(biāo)線立即拔出,防止塑料“抱銅”過緊,后期脆裂。
5. 法蘭:PE大口徑法蘭片必須“二次翻身”。第一次焊完等冷卻,再把法蘭片旋轉(zhuǎn)180°補(bǔ)焊5秒,消除因重力下垂導(dǎo)致的冷縫。
四、常見敗相與急救
1. 焊口有一圈“雙眼皮”:承插過快,塑料被擠出。用刮刀削平,下次放慢插入速度。
2. 內(nèi)壁出現(xiàn)“香蕉皮”狀剝離:管材含水或模頭未擦干。立即停機(jī),用無水酒精擦拭模頭,報(bào)廢該段管件重焊。
3. 打壓0.6MPa半小時掉壓0.05MPa:別急著砸墻。用紅外測溫槍掃描焊口,溫度低于環(huán)境溫度3℃以上即為微漏點(diǎn),割掉重焊,比盲目返工省半天。
五、收工前:給焊口做“體檢”
用專用內(nèi)窺鏡檢查:合格焊口應(yīng)呈光滑“雙層環(huán)”,內(nèi)外翻邊對稱、無氣泡。再用記號筆在管壁寫下焊工代號與日期,十年后漏水也能追溯到人。
把以上步驟做成“口訣”貼在工具箱:查材倒角先畫線,溫到綠后再等三;承插直線不旋轉(zhuǎn),冷卻兩分鐘再動彈。照此執(zhí)行,熱熔口想漏水都難。
.jpg)